第二届青未了散文奖“文化走笔”主题应征稿:
永远的黄河
孙凤山
1.
出约古宗列盆地,便开始奔涌着热切的呼唤。黄河一路卷轴752443平方公里河山盛装的希望。每一条支流和血脉,都是不愿站起来的丰碑。
从山西西侯度猿人、陕西蓝田猿人、大荔猿人、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到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裴李岗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等。黄河流域是低于河床的幸福,以清澈的向往和浑浊的咆哮,崛起星宿海仰望。繁星沉睡和醒来,先后穿越夏、商、周文化、秦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等,多元并立和多元一体的文化融合发展,终于崛起了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历史表明,黄河流域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凝聚作用,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直根系。文明和阳光一起收割两岸,孕育母亲河乳汁。用月光左右开弓,将无数的河道、溪流抑或黄土塞满行囊。
从源头到不计其数的古道,再到东营入海,黄河万里穿行泼墨,奋力划开千百年诗意波澜。一路向东,流淌百姓向往、民族骄傲和时代强音。作为东方文明标志的儒、道、墨、法等诸子思想大多在黄河流域发轫并完善。从孔子周游列国,到老子在函谷关完成哲学宝典《道德经》,再到法家韩非子的法家主张;从墨家、杂家、名家等创始人主要活动区域,到佛家的禅宗、天台宗、净土宗、临济宗等,流入内心的每滴黄河水,都在创新创造里策马扬鞭,放牧流域梦想、千年大计,无不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塑造出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和思想丰碑!
月满黄河,捧起无声的岁月和有形的乡音,我眼眸里的“黄河故事”才刚刚涨潮。本来黄河水流出星宿海,注入扎陵、鄂陵两座大湖中沉积蓄势,然后在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的左右夹持下,朝东南方流去,意欲一路向东。不料,却在青藏高原的东缘受到岷山脚下若尔盖高地阻拦,只好在此辗转反复,迫不得已沿阿尼玛卿山向西北折返,循着祁连余脉的谷地,朝东北方向去了。此去,以诗的速度和咆哮的姿态,将黄河置于历史永无止境的无奈阶段……
2.
黄河始终蕴含着“天人合一”自然伦理。从农耕生活到黄河治理,黄河流域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等,抒写出浓墨重彩的黄河文化。
从位于四川阿坝州若尔盖县唐克乡九曲黄河第一湾开始,一湾温柔黄河清水,同诸多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并无二样。然而,正是这不经意的拐弯,黄河的命运乃至华夏大地的命运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因为,在接下来的行程中,黄河要流经这个地球上生态最为脆弱、水土流失最夸张的地区——黄土高原。每年十几亿吨的黄土被雨水裹挟着涌入黄河,巨量的泥沙使得河水变浑的同时,也改变着河水的属性。在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每一缕时光都与心跳和无奈对接风流,一路风云沧桑,流淌的,是黄河风流;浮出的,是黄河文明创举。厚达50—200米的黄土层植被稀少,土质疏松,无异于一块巨大的泥坯和烦恼,让黄河在上面纵横切割,留下了一条条宽而深的河谷,洗涤流域乾坤,沉浮万千期待,分蘖柳暗花明。河谷内泥沙淤积出大片平地,逐水而居的人们便在这些肥沃的土地上建起一个个绿色家园。
从黄河干流龙湾河曲,到黄河龙湾石林,黄河北上,来到一片荒漠戈壁区,贺兰山、阴山、吕梁山在这里连成了一个巨大的“几”字形框架,把黄河牢牢框住,守护黄河正版的乡愁。在方圆2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山河携手并行,滚滚黄水在这里平流舒展,冲积出幅员辽阔的河套平原。人们筑湖修渠,引水灌溉,硬生生地在荒漠包围的高原上创造出一片塞外江南。这都体现黄河天地人和思想,“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理念,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黄河出河套,站起来就是通天的河,胜过桃源仙境,迎面撞上吕梁山,不得已急流南下,划出“几”字的最后一笔。这一笔,用力太猛,一下子划出一个长达700多公里的陡峭峡谷——秦晋峡谷。秦晋峡谷将黄黄土高原一分为二,战国时期峡谷以西属秦国,峡谷以东属晋国。如今,这条峡谷是陕西和山西两省的分界线,故又称晋陕峡谷。黄河被狭窄的山谷束缚,水流加速,饱含泥沙的河水像一块巨大的砂布,昼夜不停地打磨着崖壁与河床。
3.
黄河一路穿越。向蚕桑要丝绸,向黄土沃野要鱼米,向古镇要魅力,向平原要富庶,以千家万户的名义绽放世纪光芒,奔腾河水与盛世齐眉。哪怕牵一个湖泊池塘漫步,放飞沿岸绿色梦想,奇迹进入流域三大产业生根 伸延。谁的梦幻,谁的天堂?
一路流淌,包容大度,崛起千百个项目,上天入地的气势,任由文明刷新水韵与风情,领衔所有时光和万千气象。黄河所至,无论北方、西部、南方少数民族攻守战,还是与亚洲、欧洲及非洲各国的文化交流中,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在全国乃至全球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早在汉朝,就曾派遣张骞、甘英等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从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陆上通道,建立起与西亚和欧洲的政治、贸易等联系。丝绸之路交往进入繁荣鼎盛时期,对外文化交往也极为活跃,日本、新罗、天竺等国家派遣大量使节、留学生等来华进行文化政治交流。在对外开放与交流过程中,黄河文化不仅扩大了自身影响力,也不断从其他地域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形成了具有开放、包容气质的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黄河文化与周边国家及地区的交流交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历史范本。
黄河一路咆哮,自然生态、投资发展、绿色家居叠加黄河品质,在广阔流域没有一滴水是孤独的,万里泼墨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区、黄土高原文化区、中原文化区和齐鲁文化区,勤劳勇敢的流域人民在这里创造的绚丽灿烂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木之根本、水之渊薮,构建璀璨的中华文明。
4.
黄河一个劲穿越,那是春天的故事,植根在广袤的土地上,在产业着墨,在黄河文化中返青。九曲黄河奔腾向前,其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熏陶浸染着民族心理,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一往无前、团结一致的民族品格。同时,黄河作为一条忧患的河,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苦难和与苦难的奋争。黄河历史上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包括1938年人为的花园口决堤,导致惨绝人寰的河南大饥荒。水患范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大禹治水、汉武帝“瓠子堵口”、潘季驯“束水攻沙”,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柱子上……
“黄河宁,天下平”,历朝历代都将治理黄河作为兴邦安民的大事。与黄河水患的搏斗造就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促使中华民族形成了不惧艰险、敢于斗争、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主体精神。可以说,艰辛的黄河治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奋斗史、智慧史、治国史,也成为了激励中华民族不断奋勇前进的重要动力。黄河,千年咆哮万里泼墨,写就中华文明史!
一汪滔滔黄河水,千里之外能把我们的目光摸得生疼。一方二维码,能把黄河、黄河文化和世界拴在手里。黄河已经是一条被人类深刻影响和干扰的河流,未来应如何治理,才能既保障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保障这条古老而又伟大的河流生生不息,造福于人民。咆哮的不是百般传奇,豢养的就是千年风云。我深信千年黄河文化,滋润过世纪曙光。亘古洎今,黄河治理的关键词从来都有三个:一是,黄河的巨量泥沙如何处理和利用,这是黄河难治的症结,它不仅关系到黄河的防洪安全,也关系到水土流失的治理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二是,依据黄河水资源的变化,有效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持河流生命对水资源的需求。三是,如何保护和改善黄河的生态环境。这三个关键词核心就是一句话: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增水减沙。抬眼是生机,抬头就是共识,抬脚就是完满的黄河情,无数年轻的治理项目,变成了一条河伸延的漫天星辰……
秋景胜过春宵,波涛汹涌总是在治理中一往无前。活力打磨,品质修身,黄河奔腾的都是情。黄河神秘风水滋养出一路诗意坐标,唯有流入流出传奇,良辰美景铸就中国流速。黄河的多变使先民敬神而不依赖神,注重发挥人的能动性。在民族危亡之际这种精神就充分迸发出来,《黄河大合唱》在抗战时期从延安窑洞传遍全中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黄河治理、开发、保卫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的缩影,黄河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黄河的大事、中国的喜事、世界的盛事,就这么给新世纪黄河挂上治理勋章、世纪表情!
5.
让我顺流而下,一路打捞黄河流域醉美的日子,反正,面朝两岸的呼吸,都有深情的回声。5464千米不仅是一个长度,还是一个广度,更让黄河流域历史人文高度一下高了千百年。一路反复剪修沿途的安澜,就这么让世界尽兴。徜徉黄河,听远古心跳,我把黄河的咆哮仰望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正是这个集体记忆,不仅引领着华夏文明的发展,更积累、传承和丰富着中华民族心理和性格。
不是么?在唐宋以前,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其先进的农业经济为基础,用自身先进的深厚内涵和强大的传统习俗力量,对各个少数民族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同化力。在唐宋以后,尽管经济重心南移,但黄河流域也一直居于王朝统治的核心地位。在面临长江流域强大经济优势和北方游牧文化在政治作用下持续输入的双重背景下,黄河文化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将其自身融入一个更大范围的中华文明之中,并通过文化交流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地域文化。一路奔腾,黄河水滋润历史,滋润发展项目,也滋润神秘的灿烂。在这个集体记忆中,唯有黄河水声不变、流韵不变、神秘不变、气势不变,初心更不变。千年黄河文化领养绿色生机,以远行的时间说话。黄河盛装天下富贵,咆哮流淌人间乡愁。
在生计文化层面,象征着古代先进物质文明的农业生产技术、天文历法、数理算术、传统医药、灌溉工程、四大发明等均产生于此,并向全国、全球扩散,对后世影响深远。奔腾的黄河水,一点一滴穿越中华文明历史,不是养性的禅养眼的情,就是养心的佛、养身的道,抑或养国的儒。在制度文化层面,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及治理理念、历史习俗等延续至今,对现代文明的影响依然可见。在意识形态层面,中国历史上的炎黄始祖传说、诸子百家思想、旷世史学、文学巨作、宗教信仰、伦理观念等均诞生于此并影响至今,成为中华文明的精髓。
新中国成立至今,黄河70年多年未曾决口,含沙量近20年累计下降超过八成,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成就,关键就在于两条:一是持续生态保护,二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国家顶层设计下,黄河流域一串大小相间、产业功能互补的“珍珠链”般城市群,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亘古洎今,咆哮的黄河,哪一段水路不倾注锐意创新 担当进取 勇创一流,从一心一意的浇灌,到抗洪精神、奥运精神、抗疫精神,哪一段奋进之路不铺满团结一心、坚忍不拔、众志成城?!
(字数:4444)
孙凤山简介:
孙凤山:安徽芜湖人,1994年加入中国作协。已在《人民日报》(作品版)等3290余家媒体发表作品,已获《人民文学》第二届“科学精神与中国精神”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等116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