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与黄河共荣:这是迈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菏泽实践”
与黄河共荣:这是迈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菏泽实践”
时间:2022年01月28日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作者:网信菏泽 浏览量:1152

如果将城市形容为生命体,那么于山东而言,黄河就是它机体内一根穿越千万年的鲜活动脉,长久地为这片土地输送着丰沛养料。

迈入“十四五”,这项国家战略再次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央。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意味着黄河流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黄河流域生态共治、环境共保、城乡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格局的搭建,备受瞩目。

而山东,更是率先垂范,特别是位于黄河入鲁第一关口的菏泽,更肩负起了“改善黄河流域人水关系,助力黄河流域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水平全面提升”的时代使命。

期间,菏泽从生态环境的维护,到人居品质的提升,再到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步步切实的行动换回了一项项值得肯定的阶段性成果。可以看到,一条独具特色的黄河治理“菏泽实践”轮廓初现。


黄河治理,生态先行

黄河治理,生态为根。围绕如何驱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菏泽在向黄河索取效益之前,首先着眼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的保护与优化,以良好的生态基础,为践行黄河战略,提供坚实的支撑。

基于此,菏泽在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上倾尽全力,而这一点在大雁等候鸟的频频“光顾”中就能看出端倪。 

众所周知,大雁这类候鸟对生存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而每年的11月,来自内蒙古、黑龙江乃至西伯利亚的大雁族群都会长途跋涉到菏泽市东明黄河滩区越冬,不再南飞,一直停留到来年三月,这番景象也成为黄河岸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不仅仅是大雁,在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鸨最多时能达到400多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灰鹤能达到1000多只,小天鹅也有200多只。

据东明县林业局森保站站长任鲁伟说,2020年一年的时间,他曾和同事一起救助了一百多只野生鸟类,其中一级二级保护鸟类就有40多只。

在菏泽,像东明县这样的发展范例,不在少数。

近年来,菏泽沿黄各县区不断加大对湿地的修复、保护力度。目前来说,菏泽市已经建立市级以上湿地公园20处,苍鹭、白鹭、雁鸭等100余种珍稀鸟类已在湿地内安“家”。

不得不感叹菏泽这座城市在生态建设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毕竟生态并非人造,它的改变不可图一日之功,需要日积月累,需要锲而不舍。且生态修复不仅投入高,短期还看不到直观的经济效益。愿意扑下身子去在自然生态上下功夫,足见菏泽履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心。

事实证明,这样的付出是卓有成效的。如今的菏泽已经成为鸟类生存的美好家园,嬉戏的鸟群、丰茂的水草和夕阳下水墨画般的滩涂,体现了菏泽在打造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征程上,所做的每一分努力。


用更好的生态环境营造美好生活

生态之上,更关键的是还是人。

毕竟城市发展最终都要惠及到“人”的身上。而菏泽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也必然要通过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老百姓营造更加舒适的宜居环境。 

当然,达成这个“小目标”,是一项需要持续深耕的长期工程。黄河山东段长628公里,河槽和大堤之间形成1702平方公里滩区,这里有60万群众居住其间。

特别是东明县,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县,是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的主战场,全省28个村台安置社区,东明县占了24个,安置人口近12万人,占全省村台社区安置人口的94%。

而影响这60余万群众生活最主要因素,便是水患。迁建,也因此成为摆在菏泽面前最重要的一项民生工程。

2021年5月30日,在菏泽市东明县焦园乡的一号村台,甘东村的群众们拿着新房的钥匙纷纷喜笑颜开。这一天,是菏泽市黄河滩区28个村台社区全部分房到户的一天,也标志着山东省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60万滩区百姓祖祖辈辈苦苦期盼的“安居梦”得以实现。

但除了解除水患威胁、迁建安置滩区群众,菏泽还充分考虑到了群众们的生活质量问题,不断在生活配套方面加大投入。

例如东明县集全县智慧精心打造了高端景观带万福河绿色长廊,以及占地1200亩的东明湖生态公园;在省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的助力下,东明县24个村台和1个外迁社区全部配套建设省级标准的学校,如今已全部达到投用标准。

绿树成荫、水草丰茂。漫步在宽广洁净的道路上,掠过整齐漂亮的房子,享受着城市公园的葱翠景观……此等景象放在原先的滩区,是难以想象的。

万里黄河奔腾依旧,千里滩区换了人间。菏泽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所做的努力是由表及里的——它不仅打造了黄河两岸的高质量生态,也已经成实现了菏泽居民们的高质量生活。

 

与黄河共生,与生态共荣

可以看到,助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展,菏泽正在进行一场由表及里的深入变革。一方面,它治理黄河流域生态,让大雁回归、让水草丰沛、让这条“母亲河”重新找回它应有的健康与魅力;另一方面,通过推动滩区迁建等工程,发力优化城市界面,加大居民生活配套的投入,让黄河流域的每一位百姓都能够享受到黄河流域生态优化带来的人居红利。 

为了在优化生态、提振人居的同时,菏泽已经做好了“要”经济效益的准备:

为此,菏泽通过优化黄河流域产业结构,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模式,着手布局新兴产业项目矩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东明石化的100万吨连续重整项目,它凭借着装置能耗低、节能效益突出等优点,实现了高达99.5%和99.8%的苯、甲苯预期回收率,每年可节省蒸汽4万吨,相当于节省成本3200万元以上,达到全球领先的节能水平。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这便是菏泽借势黄河战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气度,当汹涌的黄河水,用自然的力量谱写出美好生活的赞歌,让我们看到菏泽孜孜不倦的探索正在转化成源源不断的城市发展新动能。显然,生态、人居、产业“三驾马车”齐驱的菏泽,已经趟出了一条城市与黄河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