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大河喷薄育新星——在黄河三角洲讲述黄河故事(十三)
大河喷薄育新星——在黄河三角洲讲述黄河故事(十三)
时间:2021年04月26日 来源:中国黄河网 作者:山东黄河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会 浏览量:986

               大河喷薄育新星——在黄河三角洲讲述黄河故事(十三)

治河大咖云集黄河三角洲

孰 非

 

黄河三角洲是中华民族母亲河冲积而成的三角洲。黄河汇聚众多支流一路走来,润泽腾格里沙漠,冲刷库布齐高原,穿行河套大弯,跌荡晋陕峡谷,终于搅动起铺天盖地的滚滚泥沙,成就了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大河。从虞夏禹王流路至近代的4000年中,每年可携带几十亿吨泥沙摆动泛流入海,冲积出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三角洲——大到地理教科书并不称其为黄河三角洲,而称之为华北大平原。

公元1855年,黄河从徐淮流路的铜瓦厢决口,在鲁北一带冲击摆动,百年中无固定河口,以芭蕉扇的形态展其筋骨,这时人们还来不及称她为三角洲,她就蔚然形成了一片新大陆。因此直到建国后的一个相当时期,人们只知道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而不知有黄河三角洲。

随着新时代兴国大业的展开,关于大江大河治理的科学研究摆上了国家重要议事日程,黄河入海流路的治理逐渐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水科院尹学良教授、曾庆华教授80年代初就提出了清水沟流路可稳定30~50年的攻关结论,在理论上破除了“黄河口十年一摆动”的痼疾。

长期以来,黄河三角洲因成陆时间晚、环境极其荒凉、人烟稀少而不为世人所知,可是中科院陈述彭院士早在70年代就在全国选定了云南腾冲、天津海河口、山东黄河三角洲建立了新中国卫星遥感技术综合实验基地,在山东基地获取了黄河口演变的海量数据,黄河三角洲以其地域演变的典型性、大河演进规律的可视性,成为科技界认定并关注的“天然大模型”。

东营市经济研究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广泛交往了许多科技界精英,并积极推进黄河三角洲及黄河口治理的科学研究,继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专题《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行水年限的研究》在该机构立项外,一个在世界范围颇具影响力的“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项目由该中心轰轰烈烈地铺展实施,这也是UNDP支持《中国21世纪议程》的第一个项目。对于此项目的规模与影响力而言,即使国家级大型研究机构亦属难于获得的,因而不蒂是一个国内的极致性项目,在此项目的吸引下,国际国内“大咖型”专家纷纷聚集黄河三角洲。

 

1990年10月中国水利界知名专家在郑州参加黄河泥沙会议

 

在我的故事中首先要推出专家名叫张启舜(照片中站立者右3),他是中国水科院主管业务的副院长,著名的水利专家,国际灌排委员会主席。照片中的左5是本文前面提到的尹学良教授。UNDP项目经济组和环境组的专家同样是国内精英级的专家群体,在这里推出张启舜,是因为他曾以其丰富知识和阅历主动助我理顺了项目进程。

当UNDP项目于1995年4月20日开始运转起步时,国内外各路高层专家云集三角洲,进行了为期13天的野外考察与会议研讨活动。4月23日,正式在市政府的二楼会议室召开项目启动会议,与会三个大组的负责单位分别是:经济组,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导,由该中心战略研究部的王慧烱、李伯溪、李善同主持研究,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边秉银、周才裕、王一鸣(今为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任)等为成员;水利组,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导,张启舜副院长任组长,王兆印(留德博士,今清华大学教授)、何少苓(中国水科院总工)为副;环境组,由中国科学院主导,陈述彭院士任组长,刘高焕研究员(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许学功教授(北京大学)为副。还有来自美国、荷兰名院名所的联合国项目专家。

 

参加考察的水利组专家 自左至右:杨玉珍、胡春宏(现已为中科院院士)、王兆印(现为清华大学教授)、王御华、杨作升、张启舜、修日晨、顾玉荷、黄委专家?、张世奇、曹文洪、?)

 

加拿大专家汤姆率其博士生参加水利组考察

 

陈述彭院士参加研讨会

 

当50多名国内外权威科研部门专家按环形座次排满一间大厅时,我作为首场研讨会主持人,过去何曾见过如此“阵势”,与这些大蟒级群体专家相比,卑人不过一条小虫而已,也只有强颜起立致几句欢迎词后,竟不知所云何之,只好把求助的眼光投向三位“首席”,此时唯见张启舜院长向我黠首微笑,似乎暗示可以相助,于是我顺势推出:“下面由张启舜院长讲述项目实施的初步设想”。

张启舜接茬后,并无客套语言,也未侃侃而谈,而是直接将最尖锐的争议问题——项目文件中的资金分配方案亮出底牌,因为在昨晚的宴会期间,各路专家已暴露出对资金分配存有异议甚至出现忿忿不平状态。张院长说: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可供大家遵循的项目文件,但文件不能决定一切,分岐是不可避免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大家一起“吵一吵”!

 

张启舜院长发言

 

这个“吵一吵”不简单!当各路专家把最为不平的意见晒出后,他们的底线也就出露端倪了,张院长迅速理出各方所亟需,将早已透彻研究的项目文件中的“资金空隙”充分挖掘利用,酌情建议将各组占有的“人月费”做出相应调整。必要时由他的水利组让出“局部利益”腾挪移位以成全大局,这一收放自如的气度,使最可能爆发的危局得以化解,项目乃可顺利进行。张启舜院长榜样的力量直接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项目实施主要靠项目规划中连续不断的“行动”向前推进。作为项目执行方的市经济研究中心成员,利用一切机会接受UNDP项目的专业培训,他们虽均是初出茅庐,却在各自联系一方专家的分工中纷纷大显身手,虽然做不到“用兵博望”、“火烧新野”那样的显胜,却在这个国际大讲堂中为UNDP项目的顺利实施经受历练、增长才干并创立了功绩。

 

加拿大专家汤姆为我中心成员讲述如何实施国际项目。左图:汤姆先生 右图左起:宋建民、崔增光、杨深红、耿庆华、王延亮、高琼、杨玉珍、常伟、张月锐、董吉青、张荣平(尚有苏保乾、李梦来、李宗森、陈强、张燕、张伟未在现场)

 

接下来的几次行动场景使我印象深刻,过程中的几朵花絮至今难于忘怀。第一朵花絮叫“机构比拼”,为了在发达国家选择人才培训基地,几位国际大咖均不动声色地介绍了本国科研机构或重点院校,这些发言人有:

荷兰代尔夫特水力实验室汉克先生;

荷兰海岸管理中心里奥先生;

欧洲咨询委员会专家弗兰克•科隆先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普兰斯基女士;

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朱芳传女士;

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王御华先生;

加拿大爱尔波特农业厅保护与发展处耿庆文先生等。

 

荷兰专家科隆先生介绍欧洲咨询公司

 

他们对各自所在院所的介绍使听者赞叹仰慕不已,掌声迭起,气氛活跃。最后集体选定荷兰代尔夫特水利实验室、荷兰海岸管理中心和加拿大爱尔波特保护与发展处作为UNDP项目的培训基地,由我中心一个月内派出4名研究生分赴三个机构进行为期一年的短期培训。

另一朵花絮是“数模大战”,在水利组专家研讨会上,国际国内的专家由于学术观点的分岐,逐渐进入辩论高潮,似乎只用英语进行的论辩已经不能谈清说透,于是纷纷亮出自己的数学模并在会议厅的黑板上飞速写出,两块黑板成为较量的战场,“英语语言”逐渐变为“数学语言”,使会议进入新的高潮(此内容另立《黄河水动力数模大战》一题进行专章共享)。

 

水科院总工何少苓讲述黄河口数学模型

 

第三朵花絮是“黄委融入”。水利组的辩论一时尚无定论,会场移至中国水科院本部继续进行。同时,另一场重要会议“黄河下游防洪专家座谈会”也在水科院召开。当与会的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吴致尧、专家胡一三等获知如此规模的UNDP黄河项目竟未邀黄委参加,非常“激愤”且“态度强硬”:如继续被拒,黄委对河口的事就不管了!我当即直言,东营一直欢迎黄委参加,只是过去请不来!水利部总工朱爱民赶紧劝慰:UNDP项目确实是个好项目,人家东营干起来了,获得了国际援助,我们应予积极支持,黄委与东营应各出配套资金300万联合实施。最后商定先由刚从美利坚归国的青年专家李文学(今已是黄委总工)、张红武(今已是清华大学教授)作为黄委专家先行参加。张院长随即安排:李文学参加水利组第9专题《黄河口入海流路整治研究》,张洪武参加第10专题《黄河口泥沙输移规律研究》。黄委还派出李泽刚教授、陆俭益教授参加水利组分报告《黄河口治理与水资源》的研究,并责成山东省河务局、东营黄河口管理局派员参加东营的另一项目“SSTC八五攻关专题”的研究。

 

黄委专家李泽刚和环境组专家朱文郁参加研讨会

 

山东省黄河河务局专家焦益龄参加SSTC八五攻关专题辩论

 

参加防洪会议的水利部官员徐乾清、崔宗培、陈庆琏、陈齐巍等均表示,水利部及黄委会将拿出大气魄支持UNDP项目实施。这以后,更多的“治河大咖”奔赴三角洲,一直不见于经传的东营市第一次出现了科技英才人气爆满的好形势。

 

作者单位:山东黄河文化经济发展促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