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现状、障碍、路径与趋势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现状、障碍、路径与趋势
时间:2024年07月27日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 作者:admin 浏览量:107
编者按: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组织编撰的第22本《旅游绿皮书》正式出版。特将书中核心内容分享在此,以飨读者。

图片

图片

绪言

1872年,美国设立黄石国家公园,此后,国家公园不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广。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率先提出国家文化公园概念。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2022年,国家提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标志着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整体布局的形成。

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设立的、以保护传承弘扬具有国家或国际意义的文化资源、精神或价值观为目的,兼具爱国教育、科研实践、休闲娱乐和国际交流等功能的特定文化空间。其核心任务是保护传承弘扬诸如黄河、长江、长城、大运河、长征等国家层面的重要文化,承载国家文化精神,代表国家文化形象。国家文化公园是一个中国首创的概念,也是一项文化创新工程,其目的在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公园”理论和实践体系,突出“国家”和“人民”这两个关键维度,推进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发展。

图片

一、国家文化公园研究现状

2017-2023年,围绕国家文化公园,学术界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一)关于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

2017年国家文化公园研究开始起步,截止2023年底,中国知网关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论文共发表365篇,邹统钎、吴丽云、李飞、吴殿廷、程遂营、张野、唐承财等一大批学者积极呼应国家政策,并重点关注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建设实践、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内容。相关研究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有: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公园、大运河、公园建设、文旅融合、文化遗产、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遗产保护等(见图1)。李飞和邹统钎对国家文化公园的逻辑根源、理论源流和多重意蕴进行分析和论证。唐承财等人在文化强国战略下分析了国家文化公园研究进展,并提出展望。邹统钎等对文化资源进行评估,同时提出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程遂营对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协调性进行分析,以此探寻文旅融合的优化路径。吴殿廷从旅游开发和文化传承的角度提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任务,讨论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的近期行动计划。刘鲁等学者提出要把握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文旅关系、规范国家文化公园标识性工程遴选标准研究、国家文化公园理论与管理实践的融合探索等路径选择。吴丽云等学者系统总结了全国28个省(区、市)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成效与实践经验,梳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图片

(二)关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自2020年首次提出后得到了广泛关注。所以关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还在起步阶段,学者们从2021年到目前(2023年)就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内容发表文章31篇,重点关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与管理、高质量发展等内容。相关研究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文化、文旅融合、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公园、主体功能区、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公园体系、分级管理、公园建设等(见图2)。在文旅融合方面,胡炜霞等人不仅关注文化资源和旅游发展的相互作用,还对景区发展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更好地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促进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陆忱认为文化遗产保护需立足于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落实基础工作,加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转变保护理念,构建数字化保护体系,创新特色项目,增强非遗文化资源转化率。在建设与管理方面,张兴毅提出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流域内生态环境整治、推动黄河文化公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公园运营机制。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张野等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定义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核心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区;国家文化形象展示的样板区;国民公共休闲的示范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先行区。


(三)研究不足

无论是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还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一系列明显的不足。一是对概念体系、边界界定等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国家文化公园,尤其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边界等深入探讨。二是国家文化公园局限于传统国家公园之下,未能清晰分辨和界定出二者的关系,造成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路径和管理体制不够清晰。三是国家文化公园相关研究虽已开展,但是对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梳理、挖掘不够深入,需要系统深入挖掘国家文化公园范围内的文旅资源,尤其是新入选的黄河国家文化资源。四是国家文化公园主体功能区划工作虽已开展,但研究深度不够,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评价体系仍处在探索阶段,国家文化公园主体功能区划的标准体系尚未制定,这也是下一步重要的工作方向。五是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和法制保障研究有待深入,现有研究多是围绕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进行开展,缺少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和法制保障的研究成果。六是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研究有待深入,用现代技术活化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加快文旅融合深度和步伐,是未来的重要研究趋势和内容。


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文化资源与旅游发展

文化资源是国家公园建设和发展的基础,而资源的丰度和厚度又往往直接影响着旅游发展的进度。黄河源远流长,全长约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最后流入渤海。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的总和,是黄河流域产生和发展的文化,也是黄河流域传承和创新的文化。黄河流域文化资源特别丰富,构成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黄河沿线九省区旅游发展的牢固基础。

(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主要文化资源

1.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指中国国家文物保护部门认定并颁布的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窟寺及石刻以及其他文化遗产,享有特殊的法律保护和管理。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公布了8批共5058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九省区,以下同)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情况见表1。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共有2109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这些单位的分布并不均匀,各省份拥有的数量存在差异。山西省和河南省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多的两个省份,分别拥有534项和420项,说明这两个省份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它们拥有许多珍贵的古建筑、文物和历史遗迹。相比之下,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拥有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少,分别只有51项和36项,因为这两个地区离中国的中原地带相对较远,其历史和文化积淀相对较少。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种类中,古建筑是最多的,共有1006项。山西省、河南省和四川省拥有的古建筑数量最多,分别为419项、159项和143项。这也反映了这些地区在古代建筑和文化传承方面丰富资源。其他类型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对较少,只有四川省、陕西省和陕西省各有两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呈现出多样性,反映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2. 世界文化遗产地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的世界文化遗产见表2。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拥有15个世界文化遗产,其中长城、大运河、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是多省份共同拥有的,其他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和山东省。四川省有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内蒙古自治区有元上都遗址,陕西省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山西省有平遥古城、五台山,河南省有龙门石窟、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山东省有泰山、曲阜孔庙、孔林和孔府。

3.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为了弘扬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历史城镇的传统风貌和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促进杰出的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和延续。自2003年起,中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合作举办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的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已评选出487座历史文化名城、312个历史文化名镇和799个历史文化名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见表3。



表3提供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名城、名镇、名村的数量分布情况。这些名城名镇名村共计276处,其中山西省拥有117处,居首位,四川省名列其后,拥有45处,尽管数量较多,但仍不及山西省的一半。青海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名城名镇名村数量最少,各自仅有7处。在名城数量方面,山东省、河南省以及四川省拥有较多的名城资源,说明这三个省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相对而言,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多民族聚居地区的名城资源相对较少。在名镇数量方面,四川省明显领先,拥有31处名镇,因为四川省有着的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山西省分别拥有14处和15处名镇,相对较多,但仍不及四川省的一半,而青海省仅有1处名镇。在名村数量方面,山西省占绝对优势,拥有96处名村。其他省份的名村数量通常只有个位数,表现出名村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趋势。

4. 传统村落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所建的村。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村落有较悠久的历史沿革,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具有突出的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的传统村落数量分布见图3。


目前山西省拥有传统村落数量最多,高达550个,这主要得益于山西省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村庄资源。四川省和河南省分别拥有333个和205个传统村落,这也反映了这些地区保存了许多古老的村庄,展现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相较之下,山东省、青海省和陕西省的传统村落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125个、123个和113个。这一差距可能部分归因于地理位置、历史遗产分布和地方政府的文化保护投入。一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或者历史资源丰富,拥有更多的传统村庄资源,而其他地区可能在文化保护方面投入较少,导致传统村落数量较少。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传统村落数量更少,分别为54个、36个和6个。这些地区可能受到地理条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与当地文化特点有关。这些地区的传统村落数量虽然较少,但仍然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历史价值。总的来说,传统村落数量的分布差异反映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不同地区拥有不同数量和类型的传统村庄,这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5. A级景区

旅游景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景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的A级景区数量分布见表4。


表4反映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A级景区数量分布情况。其中,山东省的A级景区最多,有1228处,其次是陕西省、四川省、河南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山西省,而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A级景区数量最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所辖九省区的4A、3A、2A级的景区数量较多,而5A和1A级景区数量较少。陕西省、四川省、河南省5A级景区最多,说明这三省的旅游业发展优势明显。四川省的4A级景区最多,山东省3A级景区最多,而陕西省2A级景区最多,不同省份A级景区数量差异是其独特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以及政府和地方投资者对A级景区的关注和支持程度等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总的来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高度关注和支持。这一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以及A级景区等,不仅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多样性,也为文化保护、研究和传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将继续致力于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和传承,也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丰富多彩历史和文化的窗口。

(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沿线旅游发展概况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沿线的旅游发展在2020年表现出多样化趋势。在黄河上游的四川省,旅游业呈现出显著的繁荣景象,其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接待量明显高于其他省份,达到7000亿元以上的旅游总收入和10亿人次以上的游客接待量,这表明四川省在旅游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其次,是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尽管其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接待量略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但相较于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仍然表现出不俗的旅游发展水平。黄河中游的山西省在旅游业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旅游总收入和游客接待量均高于陕西省。尽管陕西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其旅游业发展有待进一步提升。黄河下游的河南省和山东省在旅游业方面表现出强劲的势头,其旅游总收入仅次于四川省,游客接待量仅次于四川省和山西省,这显示出黄河下游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见图4)。


综合来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区沿线的旅游发展存在差异,但大多数地区都取得了积极的成绩,吸引了更多游客和投资,为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进程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基于“黄河“、“国家”、“文化”和“公园”四个维度。国家是建设主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站在国家高度的顶层设计,始终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黄河是建设范围,包括空间范围和符号范围,而黄河本身也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性符号和重要标识。文化是建设内容,充分展现黄河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和包容性。公园是空间载体,以公园为特定的开放空间形式,集中打造黄河文化的重要标志。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的重大文化工程,旨在通过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推动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促进高质量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一)建设阶段

1. 规划阶段

2020年12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组织召开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暨大运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视频会,就启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了具体部署。2023年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范围包括黄河流经9省区,以黄河干支流流经的县级行政区为核心区,并延伸至联系紧密区域;同时提出构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总体空间布局和重点功能区。

2. 实施阶段

目前黄河沿线9省区都积极致力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黄河上游的甘肃省将在2025年基本建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黄河干流文化旅游带以及大夏河、湟水、洮河、渭河、泾河五大支流文化廊道。

黄河中游的河南省的新地标黄河国家博物馆雏形初现,同时编制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保护规划》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并上报国家,还积极建立黄河文化遗产资源大数据库。

黄河下游的山东省印发《山东省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加快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打造沿黄河文化体验廊道,建设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上、中、下游建设进展

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与灿烂的文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则是大河文明的重要载体,通过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激发文化创新,培育文化产业,使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黄河乃至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不仅有利于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还有助于形成文化认同,加强民族文化凝聚力。

1. 黄河上游

青海是黄河源头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通过全面梳理分析青海黄河流域文化资源、生态资源特征,结合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围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求,将构建点线面有机结合的“一带一廊两组团九园”的空间布局。四川编制《四川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组织专业队伍完成四川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资源“双普查”,推进旅游与艺术、音乐、演艺、夜间娱乐的多维融合,建成国家A级旅游景区20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2个,将黄河生态文化之旅等5条精品线路纳入国家10条黄河主题旅游线路,为加强黄河流域文化和旅游资源保护利用、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奠定基础。甘肃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从立足资源优势找定位、加强系统保护上水平、壮大文旅产业提品质、讲好黄河故事铸品牌四个方面有序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宁夏段)建设保护规划》有效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丰富提升具有宁夏标识的黄河文化内涵,完善沿黄重点区域文化旅游服务设施,打造一批标志性融合示范项目,综合展示黄河宁夏段建设成果。内蒙古自治区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积极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整合黄河流域馆藏文物数字化信息,建设黄河文化旅游公路和景观风景道。同时“十四五”期间,内蒙古有8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项目被列入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

2. 黄河中游

陕西省高度重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依托黄河壶口瀑布、国家文史公园等重点景区,对陕西沿黄河区域统一规划,将黄河国家公园打造成为中国文化旅游名片、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晋陕旅游第一目的地、陕西省文旅融合与脱贫攻坚发展试验区。陕西省2019年成立了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编制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陕西段)建设保护规划》,统筹推进建设工作;将碑林博物馆、黄帝陵祭祀、渭河文化遗产带等14个项目纳入国家储备库;确定了总体目标和战略布局,谋划布局主体功能区、推进基础工程建设,20个景区入选国家级黄河主题旅游线路。山西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区域,印发了《山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就建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国际知名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等方面做出明确阐述。同时加速打造黄河旅游板块和品牌,涌现舞蹈史诗《黄河》、鼓乐舞诗《大河之东》等文艺精品,高标准规划建设黄河旅游公路,开拓“大河文明旅游论坛”、山西文博会、平遥国际电影展等对外文化交流新窗口。

3. 黄河下游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成效显著。2020年起,河南重点推进黄河博物馆新馆和河南博物院新馆建设步伐,规划建设古都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殷墟遗址博物馆、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中国彩陶博物馆、黄河悬河文化展示馆、北宋东京城顺天门遗址博物馆等与黄河文化密切相关的专题博物馆,使之成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新亮点。构建虚实结合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体系,初步形成一条贯通黄河两岸、覆盖沿线城乡的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为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河南省有关部门正以黄河为轴线,力图形成一个集大型考古遗址保护、遗存多方位展示、现代考古展示、考古科学研究、科普宣传、游览观光为一体的大遗址公园长廊,并且通过将大遗址公园串珠成链,有效促进了黄河文化遗产与城市文脉延续及生态环境改善的有机结合。同时,河南修建了一条从三门峡灵宝市至濮阳市台前县的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廊道。山东省编制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山东将从挖掘整理黄河文化资源、实施文物保护展示利用工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程三方面入手,通过构建黄河文化研究体系,推进实施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建设和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打造“黄河记忆”活态展示基地等方式进一步保护、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该规划指出,山东将打造黄河文化旅游长廊,鼓励沿黄城市、城镇、乡村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内涵丰富、覆盖广泛的黄河文化品牌,建立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内容优势的黄河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此外,山东还将着力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培育黄河故道旅游精品,建设黄河三角洲国家级研学旅游基地,打造“黄河入海”品牌,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

(三)先行区建设:以河南为例

河南沿黄流域作为中华文明诞生及发展的核心区域,在文化资源层面为沿黄九省之最。河南不仅是唯一同时拥有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和长江五大国家文化公园的省份,同时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所在。因此,河南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先行示范。

1. 建设规划

为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河南省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团队,强化了项目的顶层设计,目前《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保护规划》已发布,标志着河南对黄河文化的系统保护与传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河南为充分挖掘沿途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展黄河国家文化公园488处重大资源分类与评价,建立黄河文化遗产资源大数据库。同时集中力量打造了隋唐洛阳城和北宋东京城等50个核心展示园,以及河洛文化展示带等20条集中展示带和洛邑古城等130处特色展示点,为游客呈现了丰富的黄河文化旅游产品。河南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将继续深入探索,以创新性的制度和政策成果为推动力,推进文化保护与传承,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先行区,争取到2025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基本建成,到2035年,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河文明展示带。

2. 重点项目

(1)黄河国家博物馆。黄河国家博物馆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北部的黄河沿岸,占地面积135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19.3亿元,将成为系统展示中原地区黄河流域历史文化脉络、黄河文明形成、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综合性重大文化服务设施。该馆聚焦黄河流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生态演变等,将通过四个主题展区全面揭示黄河的历史文化与生态风貌,以蜿蜒的水岸景观为原型,从城市设计与空间营造两方面着手,打造象征自然环境与现代文明交融的桥梁。另外,设有丰富的临时展览与互动体验。

(2)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黄河悬河文化展示园项目位于于开封市北部,西临开柳路东侧,为清水河一级水源保护区,南临连霍高速下站口,总投资11.6亿元,采用数字化手段系统展示黄河的历史、现状和开封悬河世界奇观。建设展示馆、演艺中心、休闲文化街区、文创中心、研学基地等设施。整个展示园占地240亩,建设规模6.5万平方米,2022年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全省“三个一批”重点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融合园区内的文化展示区、研学科普教育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游客集散中心和全龄休闲中心、北部片区城市空间布局成果的展示之地、城河历史文脉的浓缩之地、黄河文化传承弘扬的承载之地。

(3)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位于洛龙区龙门大道与古城快速路交叉口东南角,是省、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93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包含非遗展示馆、非遗书城、非遗学术交流中心、非遗古街等,是一个集珍品收藏、陈列展览、活态展示、教育研学、互动体验、公众服务、创意产业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该项目紧紧围绕洛阳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将成为集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研学、非遗文化展示、宣传、交流和文创演绎、推广的复合型场馆。

(4)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投资16.2亿元,是河南省的一座考古遗址公园,全面展示以仰韶文化为主的“早期中国文化圈”,成为系统了解中原地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的重要平台。发现于1964年的大河村遗址,先后出土了国内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居住建筑基址及无数色彩明艳的精美彩陶等珍贵遗迹、遗物。2021年1月,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正式启动,这是郑州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起步区、打造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的示范项目,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十四五”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点建设项目。


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
主要障碍及突破路径

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文化领域新提出的战略性文化工程,是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文化空间。国家文化公园“为我国首创,国际上并无先例可循,是对国家公园体系的创新”,“是中国遗产话语在国际化交往和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性成果,也是中国在遗产保护领域对国际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当前,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正迎来建设高潮,必须寻找和破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管理体制

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国家公园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经验,并逐渐形成自身的体制、机制与模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的垂直管理型发展模式、德国的地方自治型模式、日韩以综合管理型体制为主的模式、越南的公私共存管理型模式、加拿大的采用非政府组织共管国家公园的模式。而我国国家公园建设尚处于试点阶段,体制机制建设仍在研究和探索之中。需要积极吸纳国内外现有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发展路径与模式等方面的经验,通过强化顶层设计、跨区域统筹协调,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文化公园经营、管理制度,明确相关主体与部门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在管理和治理两个方面形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运营管理机制与发展模式。

我国部门运行机制以及黄河文化存在跨度大、管理难的特点,因此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内在要求管理体制创新,急需法律机制保障。应构建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工作机制;探索符合国家文化公园的特许经营制度、收支与门票管理、国家公园社区参与、国家公园志愿者等发展机制;结合国家文化公园资源评定标准,制定科学而严谨的准入标准体系;提出差别化政策措施,建立预防性保护工作机制,健全常态化保护制度、流程、标准和规范;着力建构统一的保护体系,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运营、监督、保护等一系列工作探索法制保障机制。

(二)边界划分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边界划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由于沿黄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广泛,边界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兼顾不同利益方的意见。首先,边界的确定需要考虑到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沿黄地区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古建筑、传统村落等,这些文化遗产是公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划定边界时,需要确保包含了重要的文化遗产,以展示和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其次,边界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需求。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在划定边界时,需要确保包含了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同时保护好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防止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此外,边界的划定还需要考虑到相关利益方的意见。黄河流域涉及多个省份和地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划定边界时,需要广泛征求相关利益方的意见,尊重各方的合法权益,并通过协商和妥善处理争议,达成共识。

与此同时,需根据文物和文化资源的整体布局、禀赋差异及周边人居环境、自然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结合国土空间规划,明确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主体功能的划分标准、功能定位和行政边界,重点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管控保护区明确各片区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主题展示区规划建设核心展示园、核心展示点、集中展示带和特色展示点;文旅融合区针对上、中、下游黄河文化特点,规划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片区;传统利用区规划建设与黄河紧密相关的历史城区街区、名村名镇、工业遗产以及特色小镇等。

(三)资金来源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旅游设施建设等方面。因此在探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当中,需要充分进行合理的预算规划和资金分配。根据公园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阶段,可以制定相应的投资计划,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效益最大化。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赠、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

同时,需要意识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经营主体中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必要性,明确管理者应是相应理机构的行政人员,不能参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经营活动,其收入来源主要是政府提供的薪酬。为避免过度进行旅游活动开发,探索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采用收支两条线的收入模式,门票等收入直接上缴国库,支出时实施财政预算。尝试讨论财政直投、基金会投资和国资平台(国资文旅投平台公司)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资产投入资金来源中所扮演的潜在角色和可进入、可操作性。

(四)文旅融合

文化与旅游之间存在差异和矛盾,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是一个挑战。黄河文化是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带、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重要资源和精神依托。解析黄河文化的自然基础、显性形态、时代特性与发展趋势,需要通过文旅融合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以实现黄河文化保护传承与现代转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推进文旅融合的重要方式,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发展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前提,以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为抓手,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方式,持续深化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探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的内涵、动因和机制,研究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发展质量、效能转换和空间格局,通过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评估,选择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战略,分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模式。力争通过文旅融合的整体性宏观视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成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整体把握和总体认识。

(五)文化传播

黄河是中国民族的母亲河,也是具有代表性价值的中国文化符号,在中国和世界上的知名度都很高。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集中打造黄河文化重要标志,将有助于全面、深入、系统展示黄河文化形象,提升黄河文化传播力,构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新高地。

一是创新黄河文化的传播方式。改变以单一的文字形式传播黄河文化的传统模式,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数字化内容丰富黄河文化的传播形式,并注重将二次元、虚拟现实等技术运用到黄河文化的传播方式中,实现黄河文化传播方式的现代化转变,使黄河文化的传播方式更符合当代人的接受习惯,进而使得黄河文化的传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人民的心里走。

二是拓展黄河文化的传播渠道。在利用书籍、报纸等纸质文献传播黄河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新媒介与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平台在传播黄河文化中的作用。注重发挥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数字化媒介对于传播黄河文化的推动作用,积极构建黄河文化传播的官方网络平台,形成线上线下传播黄河文化的多元格局。同时要发挥好历史遗址、名胜古迹、博物馆等在传播黄河文化中的重大作用,让人们在实践体验中感悟黄河文化的神奇魅力、接受黄河文化的洗礼。

三是构建黄河文化传播的传播矩阵。建立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传播矩阵,打造黄河文化的融合产品,拓展黄河文化的传播领域和传播空间,扩大黄河文化的影响力版图,让黄河文化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注重黄河文化传播的整体性、系统性,积极构建黄河文化传播的话语风格和话语体系,让人民乐于听、主动听,让国外受众听得懂、听得进、听得明白,不断提升黄河文化的传播力。同时,要让黄河文化在线上线下同时发声、主动发声,让黄河文化的元素遍布各传播平台,让黄河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为世界文明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六)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其文化及价值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与灵魂,也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最重要的展示实体。黄河文化历史久远、规模庞大、难以迁移,与周边环境密不可分。因此,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应根据黄河文化的空间形态、结构布局、保存现状,以提升黄河文化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可视性、可读性、震撼性为目标,分类分片开展保护工作,以更全面、更充分、更形象、更有效地阐释好文化价值、展示好文明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营造与黄河文化相匹配的优美环境。通过对黄河的资源本底和文化本底的大环境背景,建议实施河沙治理、湿地恢复、土地清表、水系整治、古河道综合治理以及对现存村落、集镇进行建筑改造、景观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等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对黄河流域当地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民情等方面的古今传承的展示,使黄河文化更加生动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应集生态圈、艺术创作、文物收藏、文化展示、人才培养、设计创意、生活体验等于一体,达到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中华文明目标,充分依托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深远影响,同步导入沿黄黄金旅游带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的创新活力,最终实现“积极保护”与“有的放矢”、“因地制宜”与“亲近大众”、“活态展示”与“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确保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五、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发展趋势

国家文化公园作为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项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在国家层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一种创新的保护与开发模式,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黄河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将黄河纳入国家重点保护和发展的战略范围。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未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将加速推进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加速推进将受益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促使文化旅游需求日益增长。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地区,其建设将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通过投资建设文化公园,可以提升当地旅游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战略,将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这一战略的实施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国家将继续加大对文化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和经济扶持,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文化公园的建设中来。同时,国家还将加强地方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规划和建设。

此外,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问题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但长期以来,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可以提高对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意识,通过规划和管理,保护好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黄河文化公园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加速推进受益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环境,以及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合作协调将推动文化公园建设的顺利进行,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

为了确保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具有可持续性和高质量,可以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首先,国外在保护和开发线性遗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例如,以意大利、英国等为代表的一些国家,通过整合线性遗产资源,打造以文化景观为主题的公园,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这种线性遗产公园的模式可以应用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中,从而实现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扩大文化旅游市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其次,国内也有很多成功的文化公园建设案例,如大运河、长城等。大运河文化公园是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景区,覆盖了江苏、浙江、安徽、河南等多个省份。在规划方面,大运河文化公园注重整体性规划,以及统筹协调各参与方的利益,形成了集中保护、合理开发、有机融合的整体规划理念。在设计方面,大运河文化公园充分利用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景点和活动,如历史文化遗产展示、民俗风情展示、水上娱乐等。在管理方面,大运河文化公园实现了“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社会力量为支撑的管理体系。在文化传承和旅游服务方面,大运河文化公园以文化为核心,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文化传承活动,如文化讲解、特色手工艺制作等,同时也提供了多元化的旅游服务,如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

长城文化公园是以长城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景区,覆盖了北京、河北等多个省份。在规划方面,长城文化公园注重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坚持生态优先、文化为魂的理念,形成了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规划思路。在设计上,长城文化公园充分利用自然和文化资源,建设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景点和活动,如长城观光、历史文化遗产展示、演艺活动等。在管理上,长城文化公园实现了“共同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社会力量为支撑的管理体系。在文化传承和旅游服务方面,长城文化公园以文化为核心,注重挖掘和传承长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提供了多样化的旅游服务,如针对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这些地区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对文化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并形成了自己的规划、设计、管理和服务体系。可以借鉴它们在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成功做法,以及他们在文化传承、旅游服务等方面的成果,来指导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

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该以历史文化资源为核心,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其次,应采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最后,应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加强文化旅游服务能力和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文化旅游的质量和效益。

(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发展方向

1. 构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必须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本体、黄河周边历史风貌。构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是健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体系,建设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景观,推动黄河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完善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点工程。通过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廊道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保护黄河流域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树立黄河文旅形象,营造黄河文化旅游氛围,促进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不仅有利于带动沿黄城市经济发展,辐射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加强对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其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打造文化遗产保护廊道可以连接黄河流域的重要文化景点,形成文化旅游线路,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和参与度。

2. 认定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项目

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应细化黄河沿岸标志性场馆。在黄河流域的核心城市或重要文化景点,建设黄河博物馆,展示黄河文化的历史、地理、生态等方面的内容。博物馆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展览、互动体验等形式,向游客传递丰富的黄河文化知识。或是建设黄河档案馆,收集整理黄河流域的历史文献、图片、音视频资料等,为研究者和公众提供丰富的黄河文化信息和资源。档案馆可以采用数字化技术,将部分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展示,方便更多人了解和利用。除此之外,还可以建设黄河科技馆,介绍黄河流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应用。科技馆可以通过展览、科普教育活动等形式,向公众展示黄河流域在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等方面的科技进展,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此外,建设教育培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研学旅行基地的项目论证和实施方案也可以得到落实。建设完善一批教育训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研学旅行基地等,鼓励有条件的单位申报创建单位,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学旅游工作,推进黄河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加大黄河流域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力度,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黄河文化公园群落,做好黄河文化的传播,推进黄河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3. 培育黄河文化旅游品牌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还应以黄河文化旅游发展为契机,整合黄河流域的文化旅游资源,建立黄河文化旅游产品项目库,形成统一的黄河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机制。推进区域合作,扩展合作领域、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提高合作水平,积极打造旅游精品线路,形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共同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大市场。实施“黄河文化+”战略,以黄河文化联动祖根文化、国都文化、治理文化、农耕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等发展。深度挖掘黄河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培育主题鲜明、布局合理的黄河研学之旅、黄河记忆乡愁之旅等黄河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黄河精神”“黄河寻根”“黄河古都”“黄河堤防”“黄河古风”“黄河入城”“黄河入海”“黄河民俗”“黄河饮食”等黄河旅游品牌,丰富黄河文化游、考古游、寻根游、民俗游等产品内容和旅游新业态,推动黄河文化传承与旅游经济效益实现“双赢”。通过黄河文化主题旅游产品、旅游精品路线,整合各县市各类资源,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区域发展串联起来,打造成为世界级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

4. 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和标识系统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统一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识,通过黄河旅游标识系统设计、旅游口号宣传、黄河文化旅游项目运营,在国内外树立鲜明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将其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制定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在内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与社会协作、公益性和市场化相协调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建设、旅游厕所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关标准化建设,打造黄河文化主题专线,完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交通与高速、国道等主要交通干线的连接网络,进一步完善高速路、国道、县道沿线旅游交通标识系统,构建区域无障碍黄河文化旅游区。

5. 数字赋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通过科技创新手段串联起黄河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建设黄河文化数字化创新工程,基于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通过信息和数字化技术驱动、技术集成、科技支撑、培育主体、示范带动等方面探究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产品与服务创新。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资源,利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用高科技手段展示与体验黄河文化,探讨不同发展模式下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互联网+”技术的特点,有效保护、创新传承和创造性弘扬黄河文化。通过“云旅游”“线上直播”“数字展览”等现代科技多种方式展示黄河文化,突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文化体验感、沉浸式、娱乐性与年轻化交融的特点。



作者:程遂营,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岩欣、张诗涵,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自:《2023~202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旅游绿皮书No.22》),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年出版